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蒸馒头和面不会排气怎么办蒸馒头怎样快速揉面排气 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使用发酵好的面团:在制作馒头之前,首先需要和面并发酵面团。为了蒸出松软的馒头,*使用已经发酵好的面团,这样可以节省发酵的时间,并且能让馒头更加松软。
2、揉面垫铺一层面粉,取一个小面团揉四十次左右,不嫌麻烦的可以多揉一会儿,这样可以把气体排出,成品更光滑松软有嚼劲,其余的盖保鲜膜或湿布,以防风干。
3、揉面和排气:在面团发酵完成后,将其揉细,排出多余的气体。这样可以保证馒头在蒸制过程中更加蓬松,口感更加细腻。制作馒头形状: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将面团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馒头。
1、发酵后的面团如果太软,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面粉,揉进面团里不会影响醒发的,揉到不粘手就可以了,蒸馒头上锅前馒头生胚要再醒发10分钟,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好吃有嚼劲。
2、蒸馒头面和软了,可以将面团用力多揉一段时间。一般和面软了,是和面和揉面的时候费力小些,醒一段时间后,容易塌、变形,蒸出来的馒头蓬松、柔软,吃起来像面包。
3、发面时如果没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面粉加蜂蜜15~20克。面团揉软后,盖湿布4~6小时即可发起。蜂蜜发面蒸出的馒头松软清香,入口回甜。
4、呵呵,楼主啊,发酵后的面越软和越好啊.千万记住不要加面粉在里面,只能在做型的时候,洒少许面粉,避免和案板相粘.如果加多了,则等于需要重新发酵。
1、面团要揉到看不见干粉,越揉越有弹性。揉面是用手掌向上推压面团,揉长了,从一头折起来再揉。揉一会就让面醒发几分钟,这样反复揉两三次,蒸出的馒头细腻柔软。
2、揉面:拿其中一个面团,用手掌往面团中心店揉搓,每个面团揉搓100下,这样面团越揉越光滑,越揉越软,吃起来口感好,蒸出来不塌陷。揉好的馒头坯子。十篦子上铺上湿笼布,把馒头坯子放入二次醒发10分钟。
3、把面团放在案板上,里面呈现马蜂窝的形状,放2克左右的苏打粉,继续揉面,直到膨大的气泡消失变得紧实。然后分成小剂子,放入蒸锅中,继续发酵二十分钟,最后开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4、老馒头不宜用冷水或温水蒸,应使用开水,这样可以把馒头胚和其他碱损失掉,也就是跑碱现象;二是在火气上,应改用中火,停火后先用小火5分钟。如果一直用大火,会使蒸锅内压力过大,馒头表面无法支撑而冒泡。
不可以。在酵母粉发酵之后,必须需要经过揉面团进行排气,把面团揉匀且把气排出去之后,才可以上锅蒸。
是因为这样蒸出来的馒头看起来又白又大,摸起来又光滑又有弹性,吃起来既香甜又有嚼劲。如果不揉得话,吃起来也不会有酸感。另外也会更酥软。稍微排气即可,如果揉的时间长了面反而没有弹性了。
提醒:蒸馒头时,大伙儿切记切记不能入锅蒸,那样多发酵一次,蒸好的馒头更绵软,又白又甜。
其实蒸馒头既是个体力儿,又是个技术活儿。很多朋友以为面团排好气之后,就能直接蒸了,并不是的。排气之后的面团,是要经过二次醒发的,10分钟左右就可以。
实际上,如果想要蒸出来又白又软又光滑的馒头,我们只需要在做馒头的过程当中注意以下三点就可以了。首先,我们要注意发酵时间。
1、要让蒸出的馒头松软,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增加酵母的用量:酵母是使馒头变松软的关键因素。如果你想让馒头更加松软,可以适当增加酵母的用量。你可以将酵母的用量提高到面粉量的2%-3%。
2、使用高质量的面粉:高质量的面粉是蒸出蓬松柔软馒头的关键。选择优质面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使馒头在蒸煮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气泡,从而使馒头更加松软。酵母发酵:酵母发酵是使馒头变得蓬松的关键步骤。
3、添加酵母或泡打粉:在面粉中添加酵母或者泡打粉可以起到膨松的作用,使馒头更加松软。不过,要注意控制添加量,以免影响馒头的口感。控制水温:使用温水发酵和揉面,可以加快馒头的膨松速度,使馒头更加松软。
4、选用优质面粉:面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馒头的口感。一般来说,高筋面粉做出来的馒头口感更蓬松。添加适量酵母:酵母是让馒头蓬松的关键。酵母是一种发酵菌,能让面粉发酵,进而让馒头蒸出来蓬松。
5、要让蒸出来的馒头蓬松,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选用优质面粉:使用优质面粉是蒸出蓬松馒头的基础。优质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使馒头在蒸煮过程中更好地膨胀。酵母发酵:酵母发酵是使馒头蓬松的关键。
6、选择优质面粉:使用优质面粉是蒸出蓬松馒头的关键。优质面粉通常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这有助于馒头的蓬松度。酵母发酵:在制作馒头之前,先将面团进行发酵。
1、面粉过发:发面的时间过长,面粉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过剩而无法及时挤出,导致面团中的气泡增多。揉面时间过短:面团没有揉够,内部包含的气泡、空气趁机逃出,可能会导致馒头发硬、口感不好。
2、只有排气时反复的正确的揉面,蒸出来的馒头或包子表皮才会光滑,撕开馒头内里气孔均匀,不会有特别大的气泡。
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第面揉的不够均匀。第牛奶或水分太多。第三,发酵时受热不均匀或二次发酵过度。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