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苏军的战略战术得到了锤炼,从此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德军则彻底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不得不转入全线防御。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1、3年8月中旬,苏军为了收复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发起第聂伯河会战。按照苏联*统帅部的命令,沃罗涅日方面军从行进间渡过第聂伯河,夺取了基辅东南约140公里的大布克林登陆场。
2、3年8月13日~12月22日,苏德双方在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攻防战役,即第聂伯河会战。此役,交战双方伤亡巨大,苏军解放了大片德占国土,夺占25个战略登陆场,取得了战役胜利。
3、月13日,苏联西南方面军首先发起顿巴斯战役,16日又从北顿涅茨河的登陆场转入进攻,至9月22日前协同南方面军收复顿巴斯,随后前出到第聂伯河,并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附近强渡该河。
4、但是苏军在顺风局出错的老毛病开始犯了,第聂伯河会战双方即将摆开架势使尽全力展开较量。希特勒知道德军这样溃退下去迟早有麻烦,于是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第聂伯河顶住苏军。
1、相反,德军在战役后期依然保留下来了大批有生力量。这些专家认为,真正使德军最终丧失战略主动权而转入全线溃退的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于缺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2、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德军的进攻意图被苏军提前探知并作好了纵深防御;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牵扯了德国人的精力;德军缺乏后备力量,无法长期作战。
3、德军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除了曼斯坦因本人,其他德军将领们没有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力量不足。当多条战线需要救援时,因为没有预备队所以曼斯坦因不得不放弃战斗。
就在同一日,实施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的草原方面军,解放了别尔哥罗德。苏联首都莫斯科鸣放礼炮,以表示对解放这两座城市的苏军的敬意。
在激烈战斗中,草原方面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配合下,于8月23日近12时解放了哈尔科夫。由于攻占该市时英勇善战,草原方面军战功卓著的兵团被授予「哈尔科夫」荣誉称号。
日,苏军收复博尔霍夫,8月5日解放奥廖尔,18日前出到布良斯克东郊,战线向西推进150公里。另一次是代号为“统帅鲁缅采夫”的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
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苏军不断粉碎德军的抵抗,分别解放了被德军占领的卡拉契夫城、奥廖尔城、别尔哥罗德城以及哈尔科夫城,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完全胜利。 库尔斯克会战,使德国法西斯损失了50万名官兵。
3年2月上半月,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部队在800多公里宽的地带内发起进攻,向前推进150至300公里,解放了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罗斯托夫等城市,并使德军遭受较大损失。
行动在1943年8月初展开,苏军开始即取得了胜利,并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及哈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