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更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1、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俄国1861年的改革是一次不彻底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您好 俄国农奴制改革 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我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性质的改革。
1、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地。
2、年改革,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但需要赎买,农民缴纳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二到三倍,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俄国1861年的改革是一次不彻底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原因:(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俄国农民并没有真正得到土地。改革前农奴是私人物品,怎么可能拥有资金去赎买,所以在改革后依旧是原来的土地所有制。改革既没有改变封建 *** 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1)政治上:工农运动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