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案大全(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2024-02-01 15:13:36 体育知识 admin

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大全

1、【提问】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及原文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必修1新闻单元的最后一篇新闻报道,同时,课文是针对中国航天事业这样一个重大题材的报道,既记录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更着力揭示了几代航天人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凸显了国人的喜悦和自豪。

导入新课: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送入太空,他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从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壁画,几千年的梦想今天得以实现。有谁想到,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作者默默地做着奉献,一起来看这则新闻。

(边讲解边展示彩图,让学生轮流传阅)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之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及教案

1、《飞向太空的航程》是必修1新闻单元的最后一篇新闻报道,同时,课文是针对中国航天事业这样一个重大题材的报道,既记录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更着力揭示了几代航天人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凸显了国人的喜悦和自豪。

2、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送入太空,他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从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壁画,几千年的梦想今天得以实现。有谁想到,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作者默默地做着奉献,一起来看这则新闻。

3、(边讲解边展示彩图,让学生轮流传阅)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

4、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1)1958年,*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之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5、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新闻报道的一般结构,了解本文的层次与脉络。 提高分析新闻结构的能力,学习新闻的写作 *** 。

6、飞向太空的航程 1之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阅读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国际社会的反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国际社会、世界各地的宇航界专家、政要和媒体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太空新时代”。

飞向太空的航程中金色的秋日的含义

1、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2、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3、“进入太空之旅。”我敢肯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一般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作品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特点和结构。

4、我们知道,给人的感觉是和谐、圆融、平稳的,在中国 文化 中,它也代表着一些特殊的含义,特别是和谐圆融,它正是不少人所追求的完美的象征。所以,这篇文章也就给人舒适平稳的感觉了。

飞向太空的航程划分层次

三部分,之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 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 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 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

在飞向太空的过程中,航程被划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航程段落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地面准备 在飞向太空之前,需要进行地面准备工作。这包括发射前检查、燃料加注、飞行计划制定等一系列工作。

本文导语部分是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的、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是一个举国瞩目的事件。

六个阶段。一是1958年 *** 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之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之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教学设计

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天历程。(二)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之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下面由我为您整理的“《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