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人们将屈原、伍子胥、勾践、孝女曹娥、道教人物张天师和钟馗等人物 故事 叠加到端午节中,上世纪40年代,在国难当头时期,端午节又被公认为诗人节,使得端午的文化更加厚重。
1、端午节期间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苍龙群星飞升于正南中天。
2、(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4、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吃粽子 在我国春秋事情就已经出现粽子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积淀的食物之一。
1、纪念屈原 (1)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2)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2、端午又称天中节,所以,端午始源应该是夏至。四种端午节的真实来历说法中,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的风俗 扒龙舟 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3、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130—143),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邯郸淳所撰《曹娥碑》中即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4、清明节 的习俗是插柳,而端午节则是插艾叶或者菖蒲,一般插在门前房梁或门把边上。艾叶和菖蒲都是很好的中药材,性凉味苦,待风干后可取下用以泡水饮用,有益身心健康。
5、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一)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