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鄱阳湖水战)

2024-02-18 19:06:12 体育信息 admin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 (1363年8月30日─1363年10月4日)是中国元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元璋在此役击败并杀死强敌陈友谅,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更大水战。

鄱阳湖之战简介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鄱阳湖之战 (1363年8月30日─1363年10月4日)是中国元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元璋在此役击败并杀死强敌陈友谅,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更大水战。

鄱阳湖之战的意义 朱陈之战的关键战役鄱阳湖水战直接导致决战阶段结束,它本身是导致明王朝建立的一系列发展中的关键性事件。陈友谅之死和他的大部分舰队的被毁或被俘,使朱元璋取得了他在1362年的挫折中未曾得到的完全的胜利。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中箭身亡,朱元璋大获全胜,像是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击破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郑夏联军奠定了统一大局那样,鄱阳湖水战,是铺平了朱元璋帝王道路,打牢大明帝国基业的关键之战。

朱元璋鄱阳湖之战经过结果,鄱阳湖水战双方都是谁?

1、交战双方:鄱阳湖之战是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在中国水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支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

2、那这两个人为什么要打啊?其实就是为了能够一统天下。陈友谅的地盘位于朱元璋的上方,朱元璋想发展就只能打他。如此一来,陈友谅为了能够安心发展也就只能消灭朱元璋。来人本无仇,时代驱使之。

3、陈友谅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更大水战。

鄱阳湖之战:古代规模更大的一次水战

鄱阳湖之战 古代规模更大的一次水战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元末,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

此次水战,从七月二十日开始到八月二十六日结束,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

鄱阳湖之战 (1363年8月30日─1363年10月4日)是中国元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元璋在此役击败并杀死强敌陈友谅,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更大水战。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是如何打败陈友谅的

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从南湖嘴突围,想要先入长江再退回到武昌,遭到了朱元璋早早安排的守军截杀;后来又想转走泾江口,却又遭到了此前安排在此地的傅友德守军阻杀,陈友谅在逃亡中也中箭身亡,军队大败。

陈友谅作为一方主帅,身死战场,大大动摇了军心,以致惨败。鄱阳湖之战的胜利,使得朱元璋得以迅速夺取陈友谅的老巢;鄱阳湖之战的胜利,使得朱元璋不但控制了江南,更为以后的北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用20万兵力战胜了陈友谅的65万兵力,肯定是朱元璋排兵布阵打败的。

陈友谅实在太强大。陈友谅的水军实力是朱元璋水军的十倍以上,几乎可以轻松击败朱元璋。他的战船都是楼船巨舟,这是水战中的巨无霸武器。士兵们站在楼船上向敌方小船射箭,敌方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这是因为朱元璋在打这次鄱阳湖之战以前,大力宣扬陈友谅不光彩的过去。因为陈友谅登上皇位是用了极其不光彩的手段,通过大力宣扬的方式使得陈友谅的手下离心离德。这样朱元璋的部队占据了心理和舆论上的优势。

七月,朱元璋自率水师二十万,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两军相遇康郎山。陈友谅遣骁将张定边正在围攻朱元璋,忽然被一支箭射中额头,射箭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常遇春。常遇春和俞通海及时赶来,帮朱元璋解围。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