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诗:赠别 唐代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1、这首诗歌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翻译为: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2、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这首诗赞美了一个体态柔美轻盈、容貌美丽的歌女。但全诗没有一个“女”、“美”、“花”字。全诗清妙空灵独有个性。
3、之一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4、赠别二首其一杜牧赏析 赠别古诗赏析 《赠别二首·其一》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译文 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5、“豆蔻”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杜牧的《赠别》,原句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诗的意思是:十三四岁的少女的体态轻盈美好,就像二月初在梢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6、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唐代·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赠别二首·其一》的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先写意中人,再由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全诗不仅赞颂了意中人的美丽,更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这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此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