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十大分类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艺术活动。
剪纸:剪纸艺术,是中国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饰和民俗活动。2006年,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很多,先暂列五项:中国篆刻、 中国书法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侗族大歌 。
1、团扇 团扇也叫宫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精巧雅致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团扇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
2、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艺术活动。
3、马戏:湖北省江陵马戏、湖南省新化猴戏、河北省吴桥杂技等。杂技:河南省周口地区魔术、山东省泰安地区魔术、浙江省宁波市象形杂技、江苏省徐州市马戏等。以上是一些非遗手艺的例子,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非遗手艺。
4、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源于唐代,是淮北手工艺的精华。
5、竹编:草竹编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主要综合运用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进行创作,所作成品往往十分灵动鲜活。
6、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手工艺如下:剪纸:剪纸是中国古老且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刺绣:在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昆曲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
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艺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