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蝉 [唐]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2、第1首,《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第2首,《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3、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
1、第1首,《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第2首,《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唐 司空曙“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新蝉》); 唐 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 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3、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培枝狱咏蝉,唐,配橡敏,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