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守球员可以在合理范围内阻挡对方进攻,但不能使用非法犯规。 篮球比赛分四个15分钟的节,称为四节制。如果出现平局,则会进行加时赛。 犯规分个人犯规和球队犯规,个人犯规达到一定次数会被罚出场。 篮球比赛的胜负以得分最多的一方为胜利,得分相同则进行加时赛。
从篮球传入中国的1895年12月8日开始,篮球运动已经在中国走过了112个春秋。从曾经的教会篮球到学堂篮球,从曾经的革命篮球到工农篮球,从曾经的城市运动会的比赛到今天的CBA职业联赛,篮球运动一步步走向辉煌。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自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 David Willard Lyon)介绍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形态,在教育科学领域已成为一门教育学科,在竞技体育范畴内它是一项重点发展的竞技运动。
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派遣的总干事来会理(David Willard Lyon)将篮球介绍到中国,至今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这项运动在中国已成为广受欢迎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在教育科学领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体育竞技领域被视为一项重点发展的项目。
篮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自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以来,它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过程。首先,篮球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5年,当时篮球由美国传教士引入中国,并在天津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篮球表演。这一新兴运动迅速在天津以及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和兴趣。
篮球运动是在1895年9月传入中国的天津,这与基督教青年会在天津的发展密切相关。最早的一次篮球表演发生在同年的12月8日,由美国人来会里博士(Dr. Lyou,中文名李昂)组织,他在北美青年会的派遣下来中国天津筹建城市青年会。当时,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立后,随即进行了篮球游戏表演。
1、走步:又称“带球走违例”,是指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 24秒违例: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量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24秒钟内完成投篮。
2、比赛开始需要至少5名球员,否则无法开始。比赛正式开始于主裁判在中圈执行跳球。每节比赛开始时,同样需要进行跳球,下半时双方交换球篮。球进入比赛状态的条件包括:跳球时裁判员持球进入圆圈;罚球时裁判员持球或不持球进入罚球区;掷界外球时队员可处理球。
3、打手犯规 - 持球者跳起投篮时,防守者轻微触碰持球者的手腕或小臂,可能导致打手犯规。- 当进攻方准备攻击篮框并已明显表现出攻击意图时,防守方拉扯或推开进攻方手部,均视为投篮犯规。根据出手动作位置,执行相应的罚球次数。
4、公平。这是修改规则的基础。规则应该对比赛双方都是公平的。因为篮球比赛是双方在等同的时间、空间、地面、人数的条件下进行篮球意识、技战术及身体素质的较量。 均衡。均衡(或者是平衡)是指进攻和防守这两个方面必须保持平衡。
5、打篮球的具体规则如下:持球移动规则:不允许手持球走或跑:球员在持球时,不能行走或跑步,否则会被判为走步违例。场地使用规则:自由移动:运动员可以到场上的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的正常移动和比赛进行。
6、最原始的篮球竞赛规则一共有13条。这13条的基本内容是: 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不能用拳头击球。 球员不能带球走。 必须用手持球,而不允许用头顶、脚踢球。
在篮球规则中,犯规是指对规则的违犯,包括与对方队员的非法身体接触以及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而违规在篮球术语中叫违例,是指既不属于犯规也不属于技术犯规的违反规则的行为。
犯规是主动侵犯,违例是被动违规。犯规是球员故意对对方球员进行身体接触,而违例通常是因为球员没有遵守规则而无意中犯规。
违例:在篮球比赛中,违反规则的行为,例如走步、两次运球等,这类违例会导致交换球权,并不会罚球。 犯规:犯规是指对对方球员的身体或动作侵犯,如打手、推人等。进攻方在做出投篮动作时受到犯规,对手将获得罚球机会。其他类型的犯规,则由防守方在边线发球。
. **干扰球违例**:指篮球比赛中非法干扰正在下降轨迹中,或在篮框上的射球。犯规的种类包括: **技术犯规**:对场上或球队席上的球队成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或违例的处罚。 **违体犯规**:对任何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最多可判罚两次技术犯规。
犯规在篮球比赛中指的是球员在比赛进行时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得分或者有利于得分的行为,或者在防守时侵犯进攻球员的权益。这包括但不限于打手、推人、带球撞人和阻挡等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在正式篮球比赛中,犯规会被记录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