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洛杉矶湖人队,你脑子里之一个蹦出来的画面是啥?是魔术师约翰逊那不看人传球的骚操作,还是科比·布莱恩特美如画的后仰跳投?亦或是勒布朗·詹姆斯君临天下的战斧劈扣?打住打住!今天咱们不走寻常路,不聊场上挥洒汗水的球员,咱们来深扒一下,湖人队教练席上那些一个比一个有戏的“灵魂导演”,他们搞起怪来,那可比比赛本身还要精彩,简直就是一群被篮球事业耽误的喜剧人!
首先必须有请我们重量级的“插兜战神”——达尔文·哈姆教练闪亮登场!这位老哥自从接手湖人教鞭,就以一种独特的姿态火遍了全网。什么姿态?那就是无论场上局势多么紧张,是领先20分还是落后30分,哈姆教练永远气定神闲,双手稳稳地插在裤兜里,仿佛整个斯台普斯中心(哦不,现在是Crypto.com球馆)的喧嚣都与他无关。网友们都笑疯了,说哈姆教练的口袋里是不是藏着一个异次元空间,里面有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还是说他的裤子是特制的,手一 *** 去就能自动连接WIFI,在线查询对策?“敌军围我千百重,我自插兜不动容”,这境界,真的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当球队被打出一波流,球迷急得跳脚,镜头给到教练席,哈姆教练眉头紧锁,表情凝重,然后……缓缓地把手又插回了口袋里。那一刻,你真的分不清他是在思考人生,还是在给裤子口袋保暖。
哈姆教练的搞怪艺术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更是语言上的“极简主义大师”。赛后采访,记者问:“教练,今天球队输球的关键是什么?”哈姆教练一脸严肃,字正腔圆地回答:“我们需要把球投进。”(We gotta make shots.)哇,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简直是宇宙真理,废话文学的巅峰之作!还有什么“我们防守要防得更好”、“我们需要更有能量”,这些金句被球迷们戏称为“哈姆圣经”,每次输球后翻开看一看,感觉心灵都得到了净化。更有意思的是他的暂停战术,被球迷们尊称为“人类暂停精华”。当对手起势,所有人都觉得该叫个暂停布置一下的时候,哈姆教练稳如泰山,仿佛在说:“别慌,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到实在顶不住了,暂停一叫,大家以为有什么惊天妙计,结果球员们上场后该咋打还咋打,甚至更乱了。于是,“哈姆的暂停=对手的充电宝”这个梗就传开了,让人哭笑不得。
送走了“插兜战神”,我们再把时间往前倒一倒,看看他的前任,那位带领湖人夺得2020年总冠军的弗兰克·沃格尔。沃格尔教练不像哈姆那样有标志性的肢体动作,他走的是“表情包”路线。这位以防守著称的教练,在场边简直就是行走的表情包素材库。当球队打出一次漂亮的防守轮转,他会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拳头,那表情仿佛在说:“对!就是这样!锁死他们!”而当球队出现一次低级失误,比如发球直接被对手抢断,沃格尔的表情管理瞬间下线,他会先是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然后双手抱头,最后变成一副“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看这场球?”的生无可恋脸。这种巨大的情绪反差,让他显得格外真实可爱。尤其是他对“让安东尼·戴维斯打五号位”这件事的执着,简直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梗。每当球队内线被爆,球迷们就在屏幕前呐喊:“快上霍华德啊!”但沃格尔总有自己的小倔强,那纠结的表情,仿佛在做一个天人交战的决定,堪称湖人教练席上的一道风景线。
再往前追溯,就到了“少帅”卢克·沃顿的时代。那几年的湖人,被戏称为“湖人幼儿园”,队里全是英格拉姆、鲍尔、库兹马这些天赋满满但经验欠缺的年轻人。而沃顿教练,就像是这个幼儿园的园长。他搞怪的方式,是一种“佛系”的无奈。别的教练在场边大吼大叫,沃顿教练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副“随缘吧,孩子们开心就好”的表情。你能想象吗?场上几个年轻人打球跟打野球似的,各种浪投,各种失误,镜头切到沃顿,他只是嚼着口香糖,眼神里透露出三分无奈、三分宠溺和四分“下班了去哪儿喝一杯”的思考。他和球员的互动也特别逗,有时候与其说是教练和球员,不如说是哥们儿。他那张帅气的脸,配上这种“管不了,也懒得管”的气质,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球迷们调侃说,沃顿的战术板上可能就画了一个笑脸,旁边写着:“Go have fun, guys!”(去玩得开心点,兄弟们!)。
如果说沃顿是“佛系园长”,那么拜伦·斯科特就是“铁血军训官”,他的搞怪方式充满了黑色幽默。斯科特执教湖人的时期,是科比生涯的末期,也是球队著名的“摆烂”重建期。斯科特教练完美地扮演了“坦克大队长”的角色。他的战术思想突出一个“复古”,就是要把球给科比,让老大单打。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给年轻球员更多机会时,他会一脸正气地说:“他们需要学会尊重老将!”“他们得自己去争取!”他还经常公开批评队里的年轻人,比如拉塞尔和兰德尔,说他们不够成熟,需要“Man up”(爷们点)。这种老派的、近乎严苛的执教风格,放在一支志在争夺乐透签的球队身上,产生了一种荒诞的喜剧效果。球迷们一边骂他战术死板,一边又觉得他“用心良苦”,兢兢业业地为球队的下一个状元签添砖加瓦。他就像一个一本正经在演喜剧的演员,自己入戏很深,观众却在台下笑得前仰后合。
当然,提到湖人教练界的“搞怪”鼻祖,怎能不提“禅师”菲尔·杰克逊?这位大神级别的教练,他的搞怪段位就高太多了,已经上升到了玄学的境界。他不是简单的肢体语言或表情包,而是用一种神神叨叨、故弄玄虚的方式,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他给球员们看的不是比赛录像,而是《孙子兵法》或者一些哲学书籍。他跟媒体打交道,从不正面回答问题,总是说一些云里雾里、充满禅意的话,让你听完后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但又觉得他好厉害的样子。比如,他调和科比和奥尼尔的“OK组合”矛盾,靠的可能不是战术分析,而是找两人分别进行“冥想”。他这种“神棍”式的执教风格,在当时简直是一股清流(或者说泥石流)。你永远猜不透他下一步要干什么,这种神秘感和掌控力,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搞怪。他仿佛在对整个联盟说:“你们玩的是篮球,我玩的是人性。”
所以问题来了,既然哈姆教练这么喜欢把手插在口袋里,那他的口袋里到底装了什么?是下一场比赛的战术板,还是一本袖珍版的《禅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