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队作为NBA史上"出品最奇特的工厂",控卫位置上的变动简直比变脸还快。说起火箭队送走的控卫们,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豪华的“脱单-分手-再脱单”大剧,从姚明时代到现在,控卫线上的风云人物们轮番上阵,谁被送走?谁被留下?今天就给你扒一扒那些“曾站在火箭控卫舞台中央,却最终转身离开的大神们”。
首先,火箭队的控卫历史可以追溯到90年代,虽然那时候还不算现代控卫,但从麦格雷迪、庞德斯通,到后来的“火箭梦之队”成员,无不在控卫位置上拼抢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可是,真正让“送走”成为主题的,还是进入21世纪后那场“控卫大洗牌”。
说到最经典的送走控卫事件,就不得不提德肖恩·史蒂芬森(DeShawn Stevenson)了。这位“骑士夺冠的小伙伴”曾在火箭打拼,虽然他在火箭的时间不算长,但那段经历还挺有趣的。火箭为了追逐更好的控卫实力,最终不得不挥手告别这位“有点任性”的后卫。毕竟,火箭要的不是“任性控卫”,而是“控场大师”。
再来看克林特·卡佩拉(Clint Capela)送走之后的控卫们,可谓是火箭“控卫线上的常青树”。比如,威斯布鲁克(Russell Westbrook)在火箭短暂停留后也宣布“要离开”。虽然威少的火箭之旅仅持续了不到一年,但那场“火箭引援大翻车”让不少粉丝吃了一惊。毕竟,谁没想过“韧性控卫”能在火箭的战术体系中大放异彩?结果,还是被送到雷霆去了。可是,威少留在火箭的记忆还是挺深的,他的“血槽都被打空”的表情包,至今都还在火箭粉丝梗里混得风生水起。
讲到送走的控卫,不能不提布兰登·奈特(Brandon Knight)。这位曾经的“准控卫希望之星”,在火箭的日子可以用“像极了追梦少年”来形容,梦破碎后就变成了“漂泊的水手”。火箭也是尝试用他来搭配哈登,试图打造快速反击流,但直到交易退出,他都没能找到自己在火箭的真正定位。可以说,奈特就是一位“赌徒”,赌赢了可能成控卫大神,赌输了就变成了翔空玩家。
提起“送走控卫”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到一位曾在火箭扮演“组织核心”的老将——迈克·康利(Mike Conley)。其实他在火箭的时间不长,也是火箭用等待波动的战术,想给年轻控卫们多一点“学习”的时间,但最终他还是被交易到爵士,火箭则趁机补强了其他位置。康利的过渡期是不是也让火箭控卫线上的“新老交替”变得更为激烈?答案显而易见——让人怀念的那股“老控G”味道,很快就被新秀们的“闪耀大秀”盖过了。
除了这些,火箭队还送走过“控卫圈里的一哥”——泰勒·恩尼斯(Tyler Ennis)。这位新秀在火箭的时间可以用“短暂而精彩”来总结。火箭不断试图寻找合适的控卫角色,但恩尼斯在火箭的“弹药库”中,只是短暂亮相的“过客”。不过,火箭飞快的更新换代速度,让人都觉得控卫的“短命”成为常态,升级换代都像是在“快闪”现场,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是谁的“登场大戏”。
而较早一些被“送走”的老牌控卫,比如加莱特·坦普尔(Garry Templer)和约翰·沃尔(John Wall),他们的经历则更像是“火箭控卫的成长史”。特别是沃尔,从“控卫之王”到“火箭板凳上的常客”,这段曲线其实也反映了火箭队在控卫上的不停探索。沃尔的“火箭日记”更像是一场“时光机”,让人感慨:控卫的留不留,永远是火箭队最 *** 的“攻防战”之一。
再说说那些“想要走掉”的控卫。火箭队曾多次用交易或裁员送走控卫控场能力不稳定或不符合战术的球员。比如,贾马尔·克劳福德(Jamal Crawford)曾加盟火箭,结果没多久就“闪人”了,似乎告诉我们:火箭的控卫位置,是个“赶紧走人”的快闪区域。这种“快节奏”的管理风格,也让控卫市场变得像一场“无限快进”的电影,主角们不断更迭,但剧情依旧精彩绚丽。
火箭曾一度用丁威迪(Shabazz Napier)试水,结果也刚刚找到感觉就被送走了。这是不是代表,火箭在控卫的“轮回”中,永远在寻找那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又或者,火箭在游戏规则里设了个“快速换血”模式,让控卫们的“生命线”都变得短暂?
总之,火箭队这些年来“送走的控卫们”其实就是一部“再见,控卫”的系列大戏,演员更迭像打游戏升级一样频繁,却也不断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你是不是也在猜,下一位会不会就是那位“下一个被送走的控卫”?玩笑话说完,不如快点去看看,里面究竟还有谁在默默等着“被送走”的大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