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首都地址的选择就有11座城市进入候选名单,其中包括了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但是最终选定的城市是北京。
而1949年我国关于定都一事,共有11座城市纳入考虑范围,其中包括西安、延安、洛阳、开封、哈尔滨、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京,最终选定了北京。
年新中国选首都,共有11座城市进入候选,包括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平(北京),最终选定了北京。
最后进入候选名单的只有11个,从北到南分别是:哈尔滨、北京、延安、开封、洛阳、西安、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广州。北京自然不必多说,既是历朝古都也是经济中心,同时富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正如古代各朝代要定都一样,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立首都。
1、那么,为何最终选定北京呢?这11座城市又各有哪些优劣?我们就来一一分析这11座候选城市的优劣势。
2、建国首都候选投票城市有:上海、北京、南京、哈尔滨、延安。最终选在北京。上海,“冒险者的乐园”,工业基础雄厚。但是,这里是蒋家王朝的一个中心,有许多特务藏于地下,对于新中国中央政府的安全十分不利。
3、于是中国也选择了跟风模仿。最终,人们商议决定立北京为首都。
4、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首都地址的选择就有11座城市进入候选名单,其中包括了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但是最终选定的城市是北京。
5、建国首都候选投票城市有:上海、北京、南京、哈尔滨、延安。最终选在北京。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定都问题上,曾把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延安这几个城市都考虑在内。但经过权衡利弊,还是定都北京。
一致通过新中国首都定于北平,并于当天改名于北京。就这样,我国的首都在严谨的讨论中确定了下来,北京也成为了我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并一步步发展为了人民心中理想的繁荣都城。
北京同样是古都,他比西安、洛阳、开封更具优势的是,他是元明清三个连续朝代的古都,清末距1949年也仅相隔30余年,不但拥有作为首都的文化沉淀,而且具有群众基础。可以说,北京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首都地址的选择就有11座城市进入候选名单,其中包括了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但是最终选定的城市是北京。
广州虽然经济条件好,但是在地理位置上跟哈尔滨一样,一个靠着北,一个靠着南,不利于安定持续的发展,南京一开始就是明清两代的陪都,所以它被列为备选,上海属于沿海城市,定都风险太大。